海關總署于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到43.85萬億元,與上一年相比增長了5%。中國外貿成功經受住了多重挑戰,進出口規模再度創下歷史新高。

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在國新辦當日舉辦的“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上指出,自2024年9月底起,新一輪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多項舉措陸續出臺,這些舉措有力地推動了四季度外貿實現11.51萬億元的季度歷史新高。特別是在12月份,當月進出口規模首次突破4萬億元,增速提升至6.8%,全年外貿實現圓滿收官。
從進出口分別來看,2024年我國出口規模達到25.45萬億元,同比增長7.1%。出口產品結構持續優化升級,機電產品出口增長8.7%,在出口總值中的占比提升至59.4%。與此同時,我國進口18.39萬億元,同比增長2.3%。服裝、水果、葡萄酒等民生消費品的進口需求較為旺盛,進口值分別增長5.6%、8.6%、38.8%。其中,由于元旦、春節臨近,12月份我國消費品進口額創下近21個月以來的新高。
在貿易伙伴方面,2024年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合計進出口額為22.07萬億元,同比增長6.4%,在我國進出口總值中的占比首次超過50%。其中,對東盟進出口增長9%,我國與東盟已連續5年互為第一大貿易伙伴。
在貿易主體方面,2024年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接近70萬家,企業數量再創新高。作為外貿“主力軍”的民營企業進出口24.33萬億元,同比增長8.8%,在我國外貿總值中的占比繼續提升至55.5%。
從區域劃分來看,2024年東部地區進出口在我國進出口總值中的占比為79.7%,繼續發揮著“壓艙石”的重要作用;東北地區進出口規模連續4年創新高,2024年達到1.25萬億元。
王令浚表示,當前外部環境變得更加復雜,外貿穩增長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但我國經濟基礎穩固、優勢眾多、韌性較強、潛力巨大的基本面并未改變,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因素依舊穩固。“下一步,海關將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不斷提高監管效能和服務水平,持續推動我國外貿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