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14日從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了解到,由海河委牽頭,聯合北京市水務局、天津市水務局以及河北省水利廳共同編寫的《京津冀水土保持公報(2023年)》近期正式發布。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京津冀地區首次聯合發布水土保持公報。

公報中的數據表明,2023年京津冀地區的水土流失面積為40727平方公里。其中,水力侵蝕面積達36445平方公里,風力侵蝕面積為4282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達到了81.10%。
海河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國家以及京津冀三地的共同努力下,京津冀地區的水土流失面積和強度呈現出“雙下降”的良好態勢。
根據公報內容,在2014年至2023年期間,京津冀在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新增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達到26122.21平方公里,同時建設了565條生態清潔小流域。在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督管理方面,京津冀地區審批了30582個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檢查了61564個生產建設項目,查處了6506起水土保持違法違規案件,并且完成了13808個水土保持設施驗收項目。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京津冀地區共建有2個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縣、3個國家水土保持示范縣以及10個國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此外,還建立了跨區域生態補償機制、人為水土流失協同監管機制、水行政執法與檢察公益訴訟協作機制、聯席會議制度、部門協作機制等一系列水土保持協同制度。
據悉,這份公報涵蓋了水土流失狀況、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督管理、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水土保持基礎工作以及水土保持區域協同發展重要事件等多個方面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