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從家庭的大魚缸到辦公工位的咖啡杯旁,各式各樣的觀賞魚成了“年輕人”的新寵。
東莞,這座常住人口平均年齡僅33歲的制造都市,一場漁業轉型升級的浪潮正悄然興起。近年來,東莞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加快推進漁業現代化進程,引導傳統養殖向現代都市漁業轉變,大力培育觀賞魚、龜鱉等特色水產養殖品種。
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東莞全市觀賞魚規模養殖面積約1000多畝,年產值約3.76億元,約占全市水產養殖總產值的三分之一。觀賞魚產業已然成為東莞漁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的一張亮麗名片。
品牌求新:走高端化路線
“要是比數量,我們和內地沒法比。”東莞市三和田錦鯉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鑄芬笑著說道,“內地的錦鯉由于養殖成本低,能做到幾塊錢一斤。”
東莞市三和田錦鯉養殖有限公司(下稱“三和田錦鯉”)的前身為東莞市南城三和田錦鯉養殖場,始建于1999年,是全國最早興建的錦鯉場之一。2011年5月,因政府征地,該公司喬遷至東莞市大朗石廈鳳山農業科技園內。
三和田錦鯉位于鳳山農業科技園內,面向湖泊,背靠荔枝林,環境優美且設施先進。整個養殖場現有野塘養殖面積達15000平方米,還有高標準的室內銷售池(生化過濾池、立式滴流池)和室外景觀池80多個,總面積5000平方米,基礎設施設備十分完善。
“這條是我們賣得比較便宜的錦鯉,188一尾。”相較于內地,三和田錦鯉規模不算大,陳鑄芬指著一池色彩絢麗的當歲(年齡為一歲)的錦鯉介紹道。
珠三角土地資源珍貴,無法比拼數量,只能提升品牌的附加值。三和田錦鯉的秘訣在于“服務”。“錦鯉養殖價值較高,如果養殖不成功,買家損失會很大。所以,我們除了賣錦鯉,還會賣服務。”陳鑄芬介紹,他們團隊會給客戶提供一系列售后服務套餐,涵蓋魚缸的換水、清洗和過濾等內容。
三和田錦鯉靠服務打響品牌,唯美水族(東莞)有限公司(下稱“唯美水族”)則通過創新育種走高端化路線。
走進唯美水族位于東莞石碣的養殖場,短尾系文種金魚、短尾琉金、短尾獅頭、短尾龍睛和寬尾琉金系列、水晶鱗蘭疇系列,以及三色、水墨花、虎紋、軟鱗黑白等流行業界的品種與色系的各類金魚在魚缸中自在暢游,金魚艷麗的色彩和優美的形狀讓人忍不住停下腳步欣賞。
“你瞧,這條頭部較大、身體圓潤、尾巴短小而有力的黑色金魚就是國壽了。”唯美水族副總經理顏偉娟介紹,“國壽金魚”最早是由唯美水族創始人陳鎮平從日本引進的“蘭壽金魚”并加以本土化培育和推廣而來。
據了解,除了引進國外優秀品種并進行本土化培育推廣外,唯美水族還打造了國際高端金魚品牌“東海金魚”,致力于將東莞產的精品金魚推向世界舞臺。這一品牌憑借其卓越的品質和獨特的魅力,在20世紀90年代就已成功進入歐美、澳洲、東南亞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深受國際市場的青睞與認可。
技術革新:走差異化路線
“我們的彩鯉在農交會上特別受歡迎!”廣東俊一錦鯉養殖有限公司(下稱“俊一錦鯉”)董事長何洪桂一邊指著色彩鮮艷的錦鯉,一邊笑容滿面地說道。
步入位于東莞市萬江街道大汾社區的廣東俊一錦鯉養殖有限公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五個寬敞明亮的養殖大棚,每個大棚內整齊排列著數十個精致的魚池。在清澈的水域中,錦鯉歡快地游弋,它們斑斕多彩的身姿在水中舞動,仿佛繪出了一幅幅生動的畫面。
這些小小的錦鯉,不僅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何洪桂心中技術革新的“見證”。“我把本土的東江鯉魚和日本錦鯉進行雜交,最終培育出了新品種。”何洪桂將新培育的品種命名為“中國彩鯉”,他選擇走差異化、平民化路徑,希望讓錦鯉走進千家萬戶。
“雜交后的錦鯉抗病性有了顯著提升。”談及為何要將日本錦鯉和東莞本土鯉魚進行雜交,何洪桂表示,主要是考慮到從日本進口的錦鯉在運輸過程中容易產生損耗,“我們希望改良出一種抗病性強并且適合魚缸養殖的品種。”
何洪桂說干就干。從引進培育、雜交,再到挑選,他都親力親為。遇到難點和阻點,他就向國內外專家請教,最終經過層層選優,培育出了形狀優秀的“中國彩鯉”。
“錦鯉培育就像港姐評選一樣,要一層層篩選出樣子最好看、姿態最美的魚。”何洪桂表示自己最喜歡挑錦鯉的環節,常常通宵達旦只為選出最好的種魚。
何洪桂的堅持和創新讓他的漁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目前,俊一錦鯉年銷售額達2000萬,年產錦鯉約400萬尾。另一位東莞錦鯉達人張濤也是個“技術狂”。
2008年,張濤在常平鎮創建了東莞市濤哥錦鯉養殖場(以下簡稱“濤哥錦鯉”)。自創業以來,張濤的商業模式就是從日本進口優質錦鯉回來轉手銷售。
“我們中國人還是要掌握核心技術的種業。”“中間商賺差價”的模式讓張濤嘗到了甜頭,但他心中始終希望能夠自己培育出長得大、質地好、花紋好的錦鯉。
“錦鯉是母系社會,要得到優質的魚關鍵在于挑選出形狀優良且穩定的母魚。”談起育種的關鍵,張濤頗有心得,“我們儲備了日本良種,以此來培育中國制造。”
目前,經過一輪又一輪的挑選和培育,張濤所在的錦鯉場已經培育出大正三色錦鯉 、紅白錦鯉等昂貴品種,并培育出了500w魚苗,年產4000多尾優質錦鯉。
模式創新:帶領農民致富
無論是體型優美的金魚,還是顏色亮麗的錦鯉,亦或是品種繁多的熱帶觀賞魚,這些用于觀賞而非食用的魚類構成了現代漁業的重要分支。
據了解,東莞目前養殖的觀賞魚種類主要是金魚和錦鯉。觀賞魚產業已成為現代漁業和休閑漁業的重要分支,具有投資小、占地少、收益大、生產周期短、收入回報高等特點,在促進農民增收、助推鄉村振興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隨著工業的發展和城市的建設,東莞的土地資源愈發緊缺,養殖水域不僅規模不大,還較為分散。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擴大錦鯉的養殖規模并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呢?何洪桂采用了“公司+農戶”的養殖錦鯉模式。
“一個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真正的富裕。”何洪桂介紹,從2020年開始,俊一錦鯉采用“公司+農戶”的養殖錦鯉模式,與養魚經驗豐富、池塘水質良好、管理方便的水產養殖戶簽訂合作協議,由俊一錦鯉回收銷售,再與農戶進行利潤分成。由此,俊一錦鯉從最初的兩戶農戶發展到如今幾十戶農戶參與,實現了產業帶動農戶增收;從最初900平方米的小繁育基地起步,現已擴大成為占地120畝的大型養殖基地。
談及未來發展,何洪桂表示,俊一錦鯉將繼續擴大采用“公司+農戶”的模式帶動農戶增收,完善水產養殖產、供、銷一體化產業鏈,以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并開拓長三角、大西北一帶市場,開設錦鯉旗艦店。
小小觀賞魚,游出大產業。目前,東莞觀賞魚產業已形成集繁育養殖、銷售配送、飼料漁藥、水族設備、休閑觀光、文化交流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成立了東莞市錦鯉協會,連續舉辦了多屆中國國際錦鯉大賽,涌現出廣東俊一錦鯉有限公司、三和田養殖場、濤哥錦鯉養殖場等一批頭部企業,具有相當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東莞市農業農村局表示,接下來將在“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指引下,持續擦亮東莞錦鯉特色產業品牌,培育出更多更優異的國產錦鯉新品種,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努力推動東莞觀賞魚產業再上新臺階。
來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