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印發了《鄉村全面振興規劃(2024—2027年)》。《規劃》中明確提出,到2027年時,鄉村全面振興要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國家糧食安全的根基需進一步穩固,達成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的目標,鄉村人居環境要有明顯的改善,農村基礎設施要更加完備,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要持續提升;東部發達地區以及中西部具備條件的大中城市郊區的鄉村要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到2035年,鄉村全面振興要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現代化基本實現,農村要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

聚焦提升農民收入,拉動農村消費
此次印發的《規劃》是我國出臺的新一輪鄉村振興戰略規劃。那么,《規劃》有哪些突出亮點呢?下面我們來看看專家的解讀。
專家指出,《規劃》著重強調了促進農民收入增長這一要點。增加農民收入是“三農”工作的核心任務,在農民的收入構成里,工資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是主要的增長動力。為了切實增加農民收入,《規劃》提出要加大以工代賑項目的實施力度,完善產業鏈利益聯結機制,通過一系列的舉措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從而縮小城鄉收入差距。
隨著農民收入的增加,農村居民的消費能力也會相應提升。
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涂圣偉表示:要把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好、健全起來,完善一些消費配套的基礎設施等。從供給端來說,要支持企業開發更多適合農村市場的消費品。同時,要解決農村消費市場環境的問題,讓農民消費沒有后顧之憂。
明確9項重點任務,實施多項新行動
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怎樣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呢?此次印發的《規劃》明確了具體的目標任務和政策舉措。下面我們來聽聽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的解讀。
《規劃》明確了包括優化城鄉發展格局、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等在內的9項重點任務。實施新一輪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行動,推行由常住地登記戶口并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制度。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推動糧食產能穩步邁上1.4萬億斤的臺階。實施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實施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
國家發展改革委農經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邱天朝表示:下一步,要順應我國城鄉關系演變的大趨勢,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尊重規律,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抓好《規劃》的落實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