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抓好我市荔枝農藥殘留突出問題源頭治理和花期管理,近日,市農技管理辦聯合大朗農林水務局、茶山農技中心分別舉辦全市專題培訓班和荔枝園現場培訓班各1期。培訓聚焦“荔枝花期管理”與“農藥殘留源頭治理”關鍵技術,通過“科技賦能+源頭治理”雙軌并進,為全市荔枝主產鎮街的農技人員、種植戶等近百人提供技術指導,助力擦亮安全優質的“莞荔”品牌。
源頭把控:嚴控農殘守護舌尖安全
在大朗鎮屏山社區明爾朗休閑農場,全市50余名農技人員、農藥監管骨干、種植大戶參與“荔枝農藥殘留突出問題源頭治理暨花期管理技術培訓班”。省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副研究員凌金鋒與市農技管理辦農業科技特派員(輕騎兵)分別就病蟲害綠色防控、安全科學用藥等技術展開培訓,強調“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綠色防控、統防統治”等關鍵要點,倡導采收前使用安全低風險藥劑替代農殘檢測經常超標的藥劑,同時宣傳普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強調,各鎮街要強化監管,建立農藥銷售可追溯臺賬、落實農藥包裝回收制度,共同筑牢質量安全防線。培訓班現場同步發放《荔枝花期用藥指南》,推廣科學復配方案,確保農藥安全間隔期達標。
精細管理:從“經驗判斷”到“科學管理”
在茶山鎮“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南社村澤滋農創荔枝研發基地,40余名農技人員與荔枝種植戶參加“荔枝花期管理技術培訓班”。凌金鋒副研究員結合當地荔枝花期長勢情況,重點講解了花期栽培管理注意事項、綠色防控及安全科學用藥技術,并現場解答了農戶提出的技術難題。種植戶代表表示:“今天專家提到的控穗疏花、精準施肥和病蟲害綜合防控方法,對提升今年坐果率很有幫助。”
科技支撐:綠色理念貫穿全產業鏈
兩場培訓均突出“科技賦能”與“綠色發展”。專家指出,通過生態調控、生物防治與精準施藥結合,可減少化學農藥依賴。而冬季清園、土壤調理等措施能有效預防荔枝黑皮病等生理性病害。參訓種植戶坦言:“以前憑經驗打藥,現在懂了精準防控、輪換用藥,還要適應質量安全的新要求,改變以前傳統的用藥習慣,既能保產量,還能提升荔枝品質,同時確保更安全。”
據悉,市農技管理辦將持續開展荔枝等重點品種專項技術培訓,充分發揮農業科技特派員(輕騎兵)隊伍技術力量,以技術培訓為抓手,推動產業向標準化、綠色化邁進,為東莞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在大朗鎮屏山社區明爾朗休閑農場的培訓,市農技管理辦還依托“莞邑農業”微信公眾號平臺進行直播,受到廣大荔農的普遍好評。
供稿:市農技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