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春耕的關鍵時期,洪梅鎮早有規劃,今年計劃種植約4000畝的早晚造水稻。在這片廣袤的田野上,新型農機設備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田間地頭呈現出一派繁忙熱鬧的景象。近段時間以來,農戶們緊緊抓住農時,積極投身到各項春耕備耕工作中,為全年實現糧食豐收筑牢基礎。
春耕備耕忙,農事作業熱火朝天
2月18日,在金色水鄉稻田公園水稻種植區,機械的轟鳴聲此起彼伏。只見旋耕機在田間不斷地穿梭作業,就好像是在給田地進行“舒筋活絡”。種植大戶莫志康介紹道:“金色水鄉稻田公園的水稻種植全程都依靠機械化操作,大概只需要一周的時間就能完成翻土工作。和傳統的人工操作相比,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洪梅鎮農技中心的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洪梅鎮今年早晚造水稻的種植面積大約為4000畝,目前已經進入到翻土、清理雜草、整理排水溝等備耕階段。從各方面情況來看,預計水稻產量能夠實現穩中有增。
科技助力,農機“上新”馬力十足
今年,洪梅鎮在春耕生產過程中積極引入機械化設備,全力為農業生產注入科技的力量。除了采用拖拉機、旋耕機、播種機等傳統農機進行機械化精耕細作之外,植保無人機這一“農業新寵”也將繼續在春耕春種中大顯身手。自去年植保無人機在洪梅農業領域投入使用后,作業效率得到了顯著提高,同時還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成本。種植大戶莫志康深有體會地說:“我們依靠現代化農機開展種植,能夠又快又準地完成春耕備耕工作,為今年的豐收筑牢根基。”
春耕備耕是全年農業生產的重要環節。洪梅鎮通過提前謀劃、科學部署,積極推廣應用新型農業機械設備,為糧食的穩產增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著新設備的不斷推廣應用,洪梅鎮的農業生產正穩步朝著現代化、智能化的新階段邁進,一幅科技興農、豐產增收的美好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來源:水鄉洪梅